国外到国内的演变,从狼人杀看东西方文化差异[多图]
2024-05-05 02:38:13 小编:游戏鸟手游网
“天黑请闭眼,狼人请睁眼”,这句出自“狼人杀”的台词想必喜欢桌游的朋友们都不大陌生。三年前直播行业带火了一群著名的游戏主播,同时也给“狼人杀”带来更多的曝光机会。很多喜欢“狼人杀”的小伙伴们都一定听说过JY一战封神的传说,那个发到牌就能判断你身份的“狼王”也让这款游戏得到更多人的关注。
通常情况下,“狼人杀”游戏由8~12人进行组合,外加一名场外主持人,分为狼、神、民三大阵营,狼人和村民为对立阵营,神职则通过特殊技能帮助村民找出并查杀狼人,最终屠城的一方获取胜利。
然而,由于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和传播过程中的种种因素,导致国内“狼人杀”与国外版本大有出入,玩法战术和玩家心态不同,包括衍生出来的其他游戏作品也都略有差异。这一切还要从“狼人杀”游戏的起源说起。
狼人、“狼人杀”和“杀人游戏”的纠葛
很多优秀的游戏背景为了增加代入感,都要融入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剧情元素,不管是史诗级的《刺客信条》,还是边喷边玩的“农药”,都能看出一些历史神话的痕迹。“狼人杀”自然脱离不了“狼人”和“杀人游戏”,既取自于前者的故事背景,又保留了后者的玩法形式,可以说有着强IP的加持才使得“狼人杀”从众多“杀人游戏”中脱颖而出。
事实上“狼人杀”虽然有欧洲传说的故事痕迹,但最初的模型和起源却借鉴于俄罗斯的“Mafia”(直译为黑手党)。“Mafia”是由前苏联的一名心理学教授德米特里·大卫杜夫为吸引年轻人对心理学的兴趣而设计的社交游戏,随后传入到欧洲各地区逐渐演变和流行起来。之后一名法国人菲利普结合Mafia与狼人故事设计出《米勒山谷的狼人》。
相对于“杀人游戏”的竞技性,《米勒山谷的狼人》更多体现的是娱乐性,依靠对话交流进行身份辨别,场面比较和谐。由于节奏比较缓慢,发言时间没有限制,便由此衍生出了快节奏的狼人游戏——《一夜终极狼人》(<One Night Ultimate Werewolf>)。
《一夜终极狼人》顾名思义就是只需要花一晚上的时间便能决定胜负,各玩家经过一轮夜晚查杀与白天发言阶段。
如果至少一只狼人死了(或爪牙),那么村民获胜。
如果存在狼人并且狼人都活着,那么狼人获胜。
如果没有人是狼人,并且大家都活着,那么村民获胜。
如果没有人是狼人,并且至少一人死了,那么共同失败。
由于直接简化游戏流程、去除游戏中玩家死亡的不良体验,因此《一夜终极狼人》在国外也更受欢迎。
入乡随俗的玩法,具有中国特色的“狼人杀”
《米勒山谷的狼人》传入国内后经过本土文化的改良,才形成国内当下流行的版本。
《米勒山谷的狼人》在国外也叫“狼人”,而国内则称之为“狼人杀”,从名称来看国内的玩法就更具攻击性和竞争性,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国内“狼人杀”甚至被称为村规版本,众多的DIY角色和规则,适合本土文化的社交风格都让这款游戏成为了“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