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鸟手游网,重度移动游戏垂直门户!

最新游戏 | 最新软件 | 游戏更新 | 软件更新 | 推荐游戏 | 推荐软件 | 合集排行
您的位置: 游戏鸟新闻资讯游戏产业 → 《俄罗斯方块》与俄罗斯方块效应

《俄罗斯方块》与俄罗斯方块效应[多图]

2024-05-05 03:00:23 小编:游戏鸟手游网

今年E3游戏展上,鬼才游戏制作人水口哲也(Tetsuya Mizuguchi)在他的新公司enhance炒完《REZ》和《音乐方块》这两碗冷饭后,终于推出了一部完全“新作”。说是新作,是因为其预告片依旧是水口哲也那一贯的迷幻风格的音画效果;带引号,是因为谁也没想到他的“新作”竟然是陪伴了不少老玩家走过了无数青春岁月的《俄罗斯方块(Tetris)》……

今年6月7日,索尼在E3展前公布了水口哲也时隔多年的“新作”——《俄罗斯方块效应(Tetris Effect)》——没错,就是那个陪伴了无数玩家美好时光的《俄罗斯方块》系列的最新作。水口哲也也不是没和“方块”打过交道,NDS的《陨石大作战(Meteos)》和PSP的《音乐方块(Lumines)》就是他在方块类游戏的创意作品。只是没想到,他多年后再度接触方块类游戏,竟然是原装授权的《俄罗斯方块》游戏……只不过从画面来看,是大家从未见过的“船新”版本。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当然,笔者今天不是来吐槽水口先生的“新作”,也不是来让大家回顾《俄罗斯方块》的发展历史,而是讨论“俄罗斯方块效应”这么个心理症状。


何为“俄罗斯方块效应”?

“俄罗斯方块效应(Tetris effect)”,又称“俄罗斯方块症候群(Tetris Syndrome)”,是指长时间专注于某种活动(如电子游戏)后,在意识、精神和梦境中再现该项活动的一幕幕场景的症状,命名自游戏《俄罗斯方块》。

这个效应之所以叫“俄罗斯方块效应”,是因为尽管无论玩哪种游戏都存在这样的现象,但是在《俄罗斯方块》上最为显著,且最具有代表性。一些玩家在长时间游玩《俄罗斯方块》后,他们总会将不同事物的形状与“俄罗斯方块”联系在一起——例如超市货架上的盒子、街道上的建筑,或者出现一些东西以某种看不见的布局从天而降的幻觉;即使在梦境中,可能也会梦见与俄罗斯方块有关的梦。

“俄罗斯方块效应”一词最早出自Jeffrey Goldsmith在杂志《Wired》上发布的一篇署名文章《This is Your Brain on Tetris》。原文选段如下:

No home was sweet without a Game Boy in 1990. That year, I stayed "for a week" with a friend in Tokyo, and Tetris enslaved my brain. At night, geometric shapes fell in the darkness as I lay on loaned tatami floor space. Days, I sat on a lavender suede sofa and played Tetris furiously. During rare jaunts from the house, I visually fit cars and trees and people together. [...]

The Tetris effect is a biochemical, reductionistic metaphor, if you will, for curiosity, invention, the creative urge. To fit shapes together is to organize, to build, to make deals, to fix, to understand, to fold sheets. All of our mental activities are analogous, each as potentially addictive as the next.

文中,作者提到了自己在日本东京和《俄罗斯方块》有关的经历。当他晚上入眠的时候,“几何图形在黑暗中从天而降”;而在白天,他则是着了魔的玩《俄罗斯方块》,结果在他不玩《俄罗斯方块》的时候看啥都像是“俄罗斯方块”了……
关于“俄罗斯方块效应”的描述,在水口哲也的新作《俄罗斯方块效应》的首发预告的旁白中也有体现。

“俄罗斯方块效应”因何产生?
可能有人要问,很多游戏也都有类似的效果,为什么偏偏是《俄罗斯方块》会有相关的效应呢?
这要先从《俄罗斯方块》的为什么能让人上瘾说起了。在游玩《俄罗斯方块》的时候,游戏通过不断创建新的任务来牢牢抓住玩家的神经,在游戏中每个环节都在带领着玩家解决谜团,排成或完成一列后图形会消失,但是新的也在不断出现,周而复始。部分解决与新形成的任务链用来打发时间很方便,反复的满足与焦虑感填满了每时每刻。

其实在“俄罗斯方块效应”中,存在着一种名为“蔡加尼克效应”的典型心理现象。“蔡加尼克效应”命名自俄罗斯心理学家布鲁玛·蔡加尼克,又称“蔡氏效应”,起源于19世纪30年代蔡加尼克的一个研究。当时蔡加尼克在一家人来人往的咖啡馆里发现服务员的记忆力都很惊人——但是只能保持到餐点送到为止。他们能记住一桌12人点的东西,不过一旦食物和饮料上桌后他们立马忘得一干二净,也回想不起之前稳固的记忆。蔡加尼克将这种把未完成的任务坚持保留在记忆中的现象以自己的名字命名。

《俄罗斯方块》能让人上瘾的原因就在于未完成的任务与潜在的解决方法并存——徐徐降临的每一种方块都有各自不同的安插方式。它是一个简单的可视世界,通过操作五个按键能够迅速地得出解决方案。

对《俄罗斯方块》玩家的研究结果显示,人们普遍喜欢通过旋转方块来看它们是否匹配,而不是一边看着方便降落一边思考。当然这两种方法都可行,但在俄罗斯方块的世界里永远是动作领先——这是吸引人的关键。和生活中不太相同的是,俄罗斯方块将人们处理问题时的所见所想直接联系到了一起,使得人们能立即对问题采取行动。


由于《俄罗斯方块》的成瘾性,使得玩家在长时间玩过这个游戏后,会产生一些与《俄罗斯方块》有关的幻觉,例如在玩过《俄罗斯方块》之后,幻想到处都是下降的方块,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眼前随时会出现下降的方块,在驾车时,还可能会造成极为严重的车祸。

竟然也是“治愈游戏”的《俄罗斯方块》

因为《俄罗斯方块》的成瘾性带来的幻觉而产生的“俄罗斯方块效应”,这个游戏竟然也是个“治愈游戏”——2009年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俄罗斯方块》有着缓解心理创伤的功效。

许多曾亲眼见到他人死亡、受伤或受到威胁的人,长期受到心理创伤的折磨。他们所接触到的场景反反复复地循环播放,有时候甚至终身都无法消除。使用标准的治疗方法用在事件发生后最初几个星期都不太管用,幸存者们一般会被迫熬到能治疗的时候。这让牛津大学的一支精神科医生团队感到奇怪:为什么要等到记忆凝固下来的时候才着手治疗?

在艾米莉·霍尔姆斯(Emily Holmes)的领导下,这支团队测试了一种新颖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干预措施。

艾米莉的团队让一群成年人观看12分钟的视频,这个视频的内容包含了“11段人类做手术、致命交通事故和溺水等真实场面的画面剪辑”。这是研究人员对创伤所做的模拟,研究的参与者也确实受到了创伤。

在看视频之前,参与者报告说,感到平静和放松;在看完视频之后,他们感到不安和忐忑。

霍尔姆斯和她的团队强迫人们等待30分钟—模拟人进入急诊室之前可能出现的等待经历。此时,一半参与者玩10分钟的“俄罗斯方块”,另一半则静静地坐着。

参与者们在回家后的一个星期里写日记,记录自己的想法。每天,他们要叙述自己脑海里重放的视频场面。

有人看到两车相撞,还有人记得人做外科手术的可怕情形。画面闪回对一部分人的影响更为强烈。观看悲惨视频之后静静坐着的人,在这个星期里平均经历了6次闪回。而玩“俄罗斯方块”的人平均经历的闪回次数少于3次。

《俄罗斯方块》里的颜色、音乐和旋转方块,令最初的创伤记忆免于凝固。游戏吸收了原本要将可怕记忆转为长期记忆的精神关注度,可怕的记忆存储不完全,甚或完全不曾存储下来。

到这个星期结束时,参与者回到实验室,幸运地玩到《俄罗斯方块》的人报告的精神创伤症状较少。研究人员解释说,游戏充当了“认知疫苗”。尽管视频在短期内让参与者遭受了创伤,但《俄罗斯方块》阻止它们转为长期创伤。

结语
水口哲也的新作《俄罗斯方块效应》,虽然有些出乎人们的意料,但新作标题的背后却是真实存在的心理学效应。不知道水口哲也会将《俄罗斯方块》玩出什么新的花样呢?
期待水口的新作《俄罗斯方块效应》能给我们带来在之前的《俄罗斯方块》游戏中不曾体验过的新感觉吧。
  • 相关游戏
  • 同厂商游戏
  • 最新游戏
手游排行 热门专区 开服开测
网游排行榜 经典应用 新游开测表
单机排行榜 单机下载 手游开服表
评分排行榜 热门手游

皖公网安备 2024050484号